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来鹄 来鹄〔唐代〕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旱云形象千姿百态竞返长空,片片重叠藏进深山映入水中。
无数旱苗枯干欲死急盼甘雨,空中云朵悠然自在化作奇峰。

注释
千形万象:指云的形态变化无穷。竟还空:终究一场空,不见雨下来。竟,终于。还,返回。
片复重:时而一片片、一朵朵,时而重重叠叠。重,云朵重叠。
无限:无数。旱苗:遭旱的禾苗。尽:死尽。
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奇峰:远处旱云耸立如同奇异的山峰。

参考资料:完善

1、 韩景阳.唐诗百首注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206
2、 董自厚.唐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4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12
4、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1-202

创作背景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又逢大旱,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苦不堪言。立足于这样的现实,旅途中的来鹄观变化莫测之夏云有感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12
2、 岳文强.官德古诗词选析:蓝天出版社,2002:87

赏析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云》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托物讽刺诗,前两句描写夏云千形万象,犹如一幅映水藏山的图画;后两句斥责夏云不管百姓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还悠闲自得地作奇峰状,借以讽刺一些官员徒托空官,不办实事,不恤百姓疾苦。全诗描写生动形象,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是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来鹄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28篇诗文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李白〔唐代〕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刈麦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月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