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一

佚名 佚名〔魏晋〕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日落时分出门,反复斟酌着如何打扮。
将自己装扮得很艳丽,身上的香气飘出很远。

注释
瞻瞩:观看;注视;看视。
冶容:女子修饰得很妖媚;艳丽的容貌。

参考资料:完善

1、 民间歌谣-古籍整理-中国-文学研究-古代

创作背景

  《子夜歌》是吴声歌曲。相传《子夜歌》的曲调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乐府诗集》收有《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内容多是女子吟唱其爱情生活的悲欢。《子夜歌》所反映的是黑暗社会中人民, 特别是妇女的苦难生活和对自由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此诗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少华.《子夜歌》浅说[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第5期).

简析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一》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女子出门前的装束。诗的前两句点明时间,日落时分才出门,是因为反复琢磨装扮,表明她对这次约会的上心;后两句正面写其装束,她容颜娇美、发鬓多姿,走在路上,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她身上散发的芳香。全诗语言浅白,饶有情致,写出女子的美丽,直率地表达了她对心上人的重视与爱意。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4篇诗文  86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寄斩蛇

干宝 干宝〔魏晋〕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叶歌三首·其三

王献之 王献之〔魏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帝末京都童谣

佚名 佚名〔魏晋〕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