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耕者
苏辙〔宋代〕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春雨充足,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农民连送来的早饭都顾不上吃。
妇女和小孩子前来送饭,相互亲爱、取悦;乌鸦等鸟儿飞上飞下巧妙相随,觅食米饭和谷种。
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
注释
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简析
《春日耕者》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展现出春回大地、农事将起的情景,体现了农民对农时的敏感与勤劳;颔联描述春雨充沛对春耕的利好,还写出春耕的忙碌与田园生活的节奏;颈联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情趣;尾联表达了对繁多政令可能无助于农业生产的看法,强调农业生产依赖自然风雨。全诗笔调闲淡,体现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02篇诗文 832条名句
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陆游〔宋代〕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宋代〕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